
保研央财,去瑞华实习,开挂的人生全凭
ACCA证书!
还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ACCA,小测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学前评估
那些坚持考ACCA的同学,每一个都有她的想法!
认识这样一位学姐,两年里获得了国家级大创,成功保研中央财经大学,并参与了瑞华审计实习,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锦鲤。
但在这位学姐自己看来,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杨超越那样成功,这些成功全部来自于过去四年中清晰的目标和坚定不移的努力。
范馨月
两年,在我走过的二十年时光中,它只占据了十分之一,但却是最宝贵最闪耀的十分之一。这两年里,我获得了国家级大创,成功保研中央财经大学,并参与了瑞华审计实习,在这历程中,ACCA一直伴随着我,我完成了14门考试并顺利通过13门,虽然最后一门的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我期望迎接我的是好结果。
我觉得我很享受学习ACCA的过程,因为这是第一次几乎完全自己做主的决定,没有谁的强迫要求,也没有谁的强制施压,是自己了解并决心努力下去的。我觉得,ACCA是我的梦想,春发、夏荣、秋收、冬藏就是我浇灌梦想的过程。
01
春发——遇见ACCA
稳步从F1学起
我是大二上遇见ACCA的,一开始是同学的提起,我才知道原来除了中国CPA考试,还有这样一个更加国际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越来越坚定了我报考ACCA的想法,我当时最心动的一个原因是,全英文的学习和考察会让我熟悉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述,从而更从容地接收最及时最顶尖的会计专业知识。为了更稳扎稳打,我没有选择免考,从F1开始一门门学习。
02
夏荣——学习ACCA
学习方法各不同
我体验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首先我的F1是自学,当时刚报名,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就自己先尝试完全自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啃BPP教材,当时600多页的BPP官方教材我是一页页PDF看了下来,重点的地方写下笔记,然后按照章节对应做BPP练习册,这样的方式学习下来是很扎实,但是也很累,耗时也长。
F7老师每次上课都特别开心,因为她说她就很喜欢ACCA,这样乐观的态度也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考试当成一种负担和压力;
P2老师有很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她的思路很清晰,把合并报表问题解释地很清楚,这样的方法让我学会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先拎出重点和脉络,打好框架后再考虑细节。在学习ACCA的过程中,遇到这些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我最大的收获。
03
秋收——通过ACCA
这是对我继续学习的鼓励
14门不是一个小数目,从基础的F阶段到专业的P阶段,从机考到有选择题的笔试再到纯论文形式的笔试,每一次考试其实还是充满紧张的,等待结果的过程也很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回答符不符合考官的要求。
很幸运的是,每次发榜时,我都能得到好的结果,我想这是对我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我继续走下去的一种鼓励。
04
冬藏——收获ACCA
补充完善ACCA学员的知识面
一开始决定学习ACCA时,还有点担心学校学业和ACCA两个兼顾不得。但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两者其实是相互促进的,比如我在学习审计时,那种直接翻译过来的中文术语很难理解,但是学习F8时已经知道了它的英文对应,了解了各种审计意见的本身内涵,学习起来就更加轻松了;并且ACCA会及时更新最新版的国际会计准则,比如收入和租赁准则,而国内尚没有推出改革准则,学校的课程也会提到这些,这时我就比没有学习过的同学多一些相关知识,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ACCA还让我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来审视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有法律方面的F4,有税务方面的F6,有管理会计方面的F5、P5,有战略视角的P3,甚至有金融方面的P4。这14门课程涵盖了方方面面,也从各个视角补充完善ACCA学员的知识面。
很喜欢一句话,恰恰是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才让生活变得有趣。
在浇灌ACCA梦想的过程中,ACCAer们付出了无数汗水,最终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收获了最美的花朵。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仅学习到了会计相关知识,更锻炼了耐心和毅力,把这些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浇灌一朵又一朵梦想之花。
还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ACCA,小测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学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