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阶段
手机号
验证码

一位ACCA人的自述:从初识ACCA到考取ACCA,拼的是毅力
2019-10-25
摘要初知ACCA擦肩而过 2000年出国留前集中培训时,偶然听同班同(沈阳一财经高校教授)提到ACCA一词,当时只知道那是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缩写词,并能带来20万元年薪。对于月工资仅800元的我,当时
初知ACCA擦肩而过
2000年出国留前集中培训时,偶然听同班同(沈阳一财经高校教授)提到ACCA一词,当时只知道那是“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缩写词,并能带来20万元年薪。对于月工资仅800元的我,当时的确心里一震。
听说ACCA的“家”在英国,借在英国留学的机会,终于弄懂了ACCA的概况。ACCA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具有逾百年的历史。一旦获取这一耀眼的“金领”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将有机会登上知名企业的“高管”职位,拥有不断提升的年薪、无限发展的职业前景、源源不断诱人的就业机会。
如此的ACCA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仔细研究后却发现远非想象中简单,因为ACCA绝大多数的课程是我闻所未闻的。想想自己那点可怜的英文基础及专业知识背景,我对ACCA的奢望也就此打消。
挑战ACCA艰难之旅
中国人可以说“不”
2002年6月,我来到财政局工作。那年正值财政部大力提倡财政文化建设。当我在习各种财政相关资料时,ACCA字样赫然映入眼帘。我激动不已,像是遇到了多年不见的挚友。仔细阅读后才得知市财政局鼓励学习包括ACCA在内的国际财务知识,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
学习ACCA的想法一天一天地滋长着,终于驱使我勇敢地拨打了ACCA北京代表处的电话。
“程立阳,你行吗?”这是向代表处咨询后,反复问自己的话。学ACCA必备条件:扎实的英语基础,丰富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时间,充足的脑力体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对照自己现存条件:英语系自学基础一般,财会专业知识上是“白丁”;现年已40岁;资金短缺,尚有房贷与“外债”。在“难产”的抉择中徘徊之时,我那时代所接受过的“战斗口号”也在不断地影响我——“人定胜天”、“愚公移山”。
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及市政图书馆的一幕幕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许多重度残疾的人几乎每天都准时到图书馆读书;在市政图书馆中读书人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常常打动我们这批政府公派的“海外学子”。外国人能学ACCA,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我身上拥有着中国人勇敢,勇于挑战的精神。在向国际化道路迈进时,我要向ACCA进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开始进行“全封闭”训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无论是通勤车上、工作空隙,还是家务之余、陪孩子学画学琴之时。
尽管不被周围人理解,但学习的热忱却让我真正做到了置若罔闻。我喜欢在英文字堆里咀嚼着、品味着。而此时,财经报上时不时关于ACCA的报道更像我前进的伴侣,永远在默默地支持我,含蓄而有力。
严寒伊始,而我却一路“春风”到大连参加第一次考试。原本觉得这门课学得很透彻,可一进门就被震住了:十二人的考桌,六人出席,三个监考老师。接下来的三小时更是在呼吸异常、心律战栗中度过。准备非常充分的我只做了85分的题。
考前近半年的发奋,考试中没能正常发挥的懊恼及试后剧烈的头痛一起袭来,我顿觉头昏眼花。一小时后,昏昏沉沉地登上了返往沈阳的夜车,一晚未眠,内心痛苦不堪。好在学习ACCA“时不待我”,于是又紧张地投入第二门课的学习中,难受的心情也逐渐过去了。
七十天后,哆哆嗦嗦地打开网页——58分(及格线50分)。首战告捷,从未有过的激动包围着我。
雄关漫道真如铁
常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我从学第一门课后就深知,ACCA绝非如此,每门课都不能掉以轻心。ACCA学员深知,入门时最难的不是专业关而是英语关,大量生疏的专业名词、术语应接不睱。而我学得更为苦涩,因为英语是自学的,底子薄,400页的“大书”一般要学三遍,才能彻底看懂。第一遍通常用二至三个月,每天平均四个小时,学得晕头转向仍不知其所以然。回想起来,我学第一遍时其实不叫学习,而是在“校稿”,一个一个字地读。我甚至能把通篇书里出现的错别字母、印刷及排版错误找出来并更正。
其实如果仅仅为了考试,没必要这么辛苦。但我学ACCA并不是为了一个“洋证书”,因为作为一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收入可心。我并没有期望ACCA给我的事业带来多大飞跃,只想通过它实实在在地学本领。
我学ACCA的初衷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价值及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改善生存质量。这样,我才能在未来不可预料的强势竞争中游刃有余,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挥洒自如。至善至美是我人生的追求和目标。朋友们常说“你太理想主义了”,我心想“为什么不呢”。实践证明,如果我不对自己如此刻薄,也不可能吸取到ACCA的精髓。有些人抱怨考完ACCA却得不到高薪,我可以告诉他们其中的原因。ACCA精心打造的教材所能赋予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及实务,而有着更多独特的“博大精深的玄机”需有悟性的学生去“觉悟”。
战争是残酷的,为ACCA拼搏绝不亚于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我的ACCA之路一走就是6年,远远超过原先计划的三年时间。漫长的岁月里,各种变化不期而至,“非典”、孩子患病等突如其来的变故都趁虚而入,而我现有的条件和ACCA的难度决定了“快刀斩乱麻”是不可行的。为了那美好的目标,我不得不在挣扎中前进,攻克着一道道铜墙铁壁,越过那一道道真如铁的雄关。
超越自我,梦想成真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艰难我无法想象,虽说有生命危险随时出现,但一定不会超过六年去攀行。
二千个日子里,每一秒钟都留下我在桌前学习的印迹。昼与夜,夏与冬,没有了分界,我只在乎所有属于我的时间。所有的夜晚,只要能支撑着爬起来,我都要学习。白天,我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劳作;晚上,我就成了ACCA的守夜人。漫漫长夜一天天逝去,灯油烧得越来越少。钟弦也经不起长年的紧绷,渐渐地松驰下来。那起初昂扬的斗志在一次次的拚杀中已逐渐削减,锐气不足了。
睡眠严重不足,长期无规律的生活、拚搏,使自己的脑力、体力严重透支,几乎所有主要器官都开始出现不良症状。面色枯黄憔悴、白发速生。
我智商并不高,但却有着超常吃苦的精神。不谈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仅在ACCA学习上的付出就是一般科班出身的国内学员的三倍,国外学员的五倍。一遍学不懂时,我要学上数遍直至弄懂为止。六年来,我的学习笔记有半人高,用过的练习纸一人高;书最少学三遍,练习最少做二遍。
我虽瘦弱矮小,但有着坚不可摧的承受力、毅力。五年半中21次考试有11次落败,有一科三次才过,有一科四次未过。一次次的挫折没有动摇我勇往直前的决心,“大不了重头再来”。我会重新学习,重做笔记,重做习题,不厌其烦。长年的摔打让我具有“球”的特性:摔到地上会再弹起来,摔得越很,弹得越高。
天道酬勤。超越体能、智能及经济困难,冲破重重难关,我终于在2008年8月攀上心中的珠穆朗玛,载入百年国际品牌ACCA的名册里。
职业操守与专业知识并重
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管人才是外语和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而ACCA仿佛就是达到高管的阶梯。因为它的课程循序渐进,完成每一门课程,就标志着你的综合经济管理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每一个阶梯就是职业素养的每一点积累。
ACCA课程讲究职业操守与专业知识并重,尤其自“安然”事件后重视程度更加提高。半数以上的教材中、案例里、习题里都会出现关于职业道德的课题。“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财务管理人员直接接触、管理有价资源,职业操守的培训则显得更加必要。
经济违规的防范大体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分离、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及职业操守自律。假如没有职业道德,再严密的设防也会被人类的“弱点”所战胜。
良好的职业修养、职业操守无法一时铸就,要经长时间的教育、影响、熏陶、渗透、培训和规矩而潜移默化。ACCA正是采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法栽培着每名ACCA学员。
除了设定非常高的职业道德标准、做出严格规定以外,ACCA还制定一套严明的纪律约束及处罚条例,轻者严惩、重者除名。
在ACCA的教诲下,我越来越严格地遵照该组织的职业操守准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自己不为金钱所动的品格。一年过去了,十几个亿在我手中进出,我既没出现差错,也没有动过“一分钱”的邪念,更没因手中的“权力”做过非份的“文章”。
ACCA专业人士会时刻清醒地知道,比起金钱来,生命、自由、职业声誉更为重要。公共财物与私有财物是有区别的,受过职业操守训练的财务人员能看到公共财物的边缘处有一条不可逾越的“法界”。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二十年磨一砺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在ACCA毕业典礼上,当发现自己是毕业生中年龄最大的一员时,我深深地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骄傲的是,自己没有落伍于时代,反而超越时代,一路跑进年青人的队伍中;自豪的是,全国无数高级财会人员梦寐以求的职业证书由我这名45岁的财务“白丁”获得了。
我工作二十八年,做过一年军工厂的临时工,十年军工厂的工人。在政府派出机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十七年,先后在招商局、工商局及财政局工作。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命运,从一名军工到政府机关职员到一名职业国际注册会计师?是知识,是我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知识给我带来的力量。二十八年的工作之余我熬夜二十年,从专科到本科再到英国MBA金融专业、ACCA职业资格课程。除了MBA课程是在正规大学全日制学习外,其它学科基本上都是自学完成。
少睡的二十年换来大器晚成。我似乎在用二十年的时间回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年的学习,使我这个年龄的女人心中却汹涌着年轻人的朝气,怀揣诸多理想和目标,面对未来也像年轻人那样踌躇满志。
全球第三的好成绩?ACCA题库,戳:ACCA题库【手机可刷+全球题库】(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配题,有知识点没有搞懂,无法解锁,直至掌握,目前阶段免费)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可走的路纷繁,有识之士会选择一条明智之路,会设定一个向上的目标,而“风景这边独好”的快感让所有的辛苦成为值得。
放弃了女人满橱的新衣裳和满满的首饰盒,我选择贷十万金读MBA、十万金学ACCA;没有光鲜的外表但多年的吃苦耐劳使我更具有女人的善良、爱心、责任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我爱我的家和我的家人。我做的都是流行时尚的事:八十年代学外语,学国际贸易,九十年代学金融读MBA,二十一世纪学最入时的国际职业资格课程,这些都是最时髦的学科。我心里很美,感觉青春永驻。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还在ACCA路上艰难跋涉的同学们,加油!有我做你们的榜样。有心学习ACCA尚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们,请和我比一比。如果你们的学习条件比我好的话,就应该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比我强,一定会赢得ACCA这张国际通行证。
作者简介:程立阳先后做过一年军工厂的临时工,十年军工厂的工人,先后是陆地雷达仪表装修工、磨工、飞机无线电修理员、飞机雷达修理员兼车间工资员及统计。1991年考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先后在招商局、工商局及财政局工作。工作之余先后学习了大连英语自学专科课程、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业余专科外经外贸、大外英语本科段课程、英国MBA金融专业、英国ACCA职业资格课程,2008年(45岁)考取ACCA资格证书。
作者简介:程立阳先后做过一年军工厂的临时工,十年军工厂的工人,先后是陆地雷达仪表装修工、磨工、飞机无线电修理员、飞机雷达修理员兼车间工资员及统计。1991年考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先后在招商局、工商局及财政局工作。工作之余先后学习了大连英语自学专科课程、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业余专科外经外贸、大外英语本科段课程、英国MBA金融专业、英国ACCA职业资格课程,2008年(45岁)考取ACCA资格证书。